国际军事领域,有这样一句话:十年陆军,百年海军。这是对陆军和海军发展的一个比喻,想表达的是海军建设之不易。今天,《故事刚刚好》就来跟大家聊聊航空母舰的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918年,英国制造出第一艘航母“百眼巨人号”,打开了现代战争的新格局。自此,航母在战争中,不断展示了它强大的威慑力,堪称一个可移动空军基地。
它搭载的轰炸机、导弹,直接将作战半径扩大数倍,而且不必顾及远距离作战的补给难题,还与同行的驱逐舰、警戒舰、潜艇以及反导系统,形成一个海陆空立体化的、兼具攻防的海上堡垒。所以,航母成为一个国家海上力量的核心,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然而,建造一艘航母,却是难度奇高的一件事。新中国成立,人民海军在风雨中诞生,我们的“航母梦”也就此开启。直到2012年9月25日,辽宁号正式服役,入列中国海军,我们终于拥有了中国的第一艘航母。为了这一天,几代人从设想到论证,从测验到实施,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建造一艘航母,可不仅仅是造一艘大船那么简单。就拿辽宁号举例,咱都知道它特别大,全长300多米,宽70多米,从龙骨到桅杆的高度达到60多米,满载排水量6万余吨。听这些数字,很多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这么说吧,在飞行甲板下,还有20多层,最热的机舱有四五十度,最冷的甲板气温在零下,这20多层,从上到下巡查一遍,基本就能经历从冬到夏的气温变化。
而且,舰艇内部有3600多个舱室,除了放置各种设备仪器,还有官兵们生活的区域,里边有食堂、洗衣房、健身房、小超市、邮局等,内部设置特别丰富,别说新兵到了舰上经常找不到自己的房间,连设计航母的总师,还闹过迷路的事儿呢!曾经有个比喻,假如一个婴儿在“辽宁舰”出生,一天换一个不同的房间去探险,等他每个房间都去一个遍,基本就10岁了。这个贴切的比喻,足能说明“辽宁舰”究竟有多大了!
为了维持“辽宁舰”的正常运转,涉及补给、动力、安全、医疗、武器等多个系统,至少需要1000多人、几十个岗共同协作。这些战士,来自海军140多个团以上单位。试想,这还仅仅是维持正常运转,那么设计和建造这样一个精密且庞大的“海上堡垒”,将会是多么复杂的工程!
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完善、庞大的工业体系支撑。重工业方面,得有钢铁、冶金、机械制造、能源生产、化工,材料制造等;轻工业类的,像食品工业、皮革制造、纺织加工、日用品生产、化学用品和药品生产、医疗器械制造、甚至运输、物流等。目前咱们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没有之一。怎么算最完整?就是咱不依靠国外的供应,可以完成独立维持,独立生产,独立进行工业升级。
再者,咱前面说了,“辽宁舰”块头超级大。那建造这么大的巨型军舰,就得有足够大的地方。现在全球37个能造大型航母的船坞,其中有27个在中国。光有技术、地方可不够,还得有经济实力呢!一艘航母的造价,动不动都在百亿以上,这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目前全球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10来个,但是真正能自主研发设计、建造航母的国家只有5个,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
我们都知道,“辽宁舰”由瓦良格号改装而来,那么,瓦良格号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身世背景,它如何变身成为国之利器?瓦良格来华之路,又经历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故事刚刚好》,今晚21:15揭晓!
图片丨《故事刚刚好》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