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劳动力调查结果显示,以快递员、承运商为代表的新型就业人员数量已达8400万人。外卖小哥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或可或缺的职业,也成为一种劳动者的新就业形式。每天,我们都能看见无数的外卖骑手穿梭在大街小巷,可以他们为主角的影视作品却少之又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由江苏卫视推出的人文纪实观察类节目《子夜外卖》填补了这一空白,节目将镜头对准了外卖员群体,讲述午夜外卖员们与商家、客户、陌生人之间的故事,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暖心社会群像。
记录人间烟火
绘制一幅中国夜色城市画卷
年初,“中国梦杯•中国经济新闻人物——2022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京召开。4名外卖小哥荣获“202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特别奖”,这也引来社会大众的关注。在防控最艰难的时刻,他们穿梭于街头里弄,运输急需生活物资,“配送”温暖和希望,成为特殊时期经济运转关键一环。总制片人张烨镝表示,《子夜外卖》创作灵感也由此而来。
而为何会将视角放在“子夜”上,张烨镝阐述,主要是出自对市场环境与内容创新两方面的考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夜间经济”早已成为现代城市业态之一,特别是在历经三年蛰伏后,为了加速经济回暖,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许多鼓励“午夜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也让“夜经济”逐渐向产业化、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而“夜经济”大部分的带动者则来自于年轻人,在张烨镝看来,深夜这个时间也很特别,白天忙碌了一天的打工人们,到了夜晚才能真正地做自己,“深夜这个时间点,人的情感可能会相对比较脆弱,也更能打开心扉跟人交流,深夜里,每一个点单人他们的需求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
《子夜外卖》从外卖员的第一视角,捕捉普通人身上温暖积极向上的能量。同时,张烨镝也强调,《子夜外卖》虽是以外卖小哥视角展开,但谱写的则是当下社会的芸芸众生,因为穿梭在街头巷尾的外卖小哥不仅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复苏的缩影,通过他们的眼睛,更能映射出生活的人间百态。
“外卖员这个职业能接触到多样化人群,通过他们的眼睛,我们能看到千人千面的世界,这些故事汇集起来,就是一幅中国夜晚的浮世绘。他们所接触到的客户、商家,每一个人身上发生的故事,都有可能是触达我们内心深处的故事,以外卖员这个群体的故事折射和反映大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我觉得是这个节目比较有张力的地方。”
走访20多个城市
挖掘出24个群像切片
《子夜外卖》第一季分为8期节目,每期有3名外卖小哥作为故事主角。从“00后高材生外卖员”到“骑士乐队”再到“来自星星的最强大脑”“外卖诗人”等等,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关于故事的来源,张烨镝表示这是一次大海捞针的艰难挖掘,“我们先是联络大众使用率较高的外卖平台,由平台推荐优秀、有故事的外卖员。其次则是通过自媒体搜寻外卖员,最后一个办法是节目组走访了20多个城市,通过掌握的大数据,去单量最高的外卖站点摸底,跟着外卖员跑单,寻找值得观察的外卖员。”
年初,“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成为社会热议话题。长期以来,硕士、博士普遍被视为稀缺人才,似乎理所应当从事更加“高端”的职业,但现实有时很无奈,并非所有人都能按照自己的计划实现升学、就业等人生目标,《子夜外卖》首期便有这样一位00后外卖员。为了不给家里的增添负担,完成自己的法学学位,他干上了外卖工作。在张烨镝看来,年轻人可以抛开很多现实束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敬佩的事情,“唐柳东其实也代表了当下大部分年轻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他既能坦然接受现实,也能理性调整自我状态,通过自己的努力,朝着理想目标奋斗前进。”
从容面对生活的不止唐柳东,还有从“乐手”变身“骑手”的李瑞丰以及他的“外卖骑士乐队”的兄弟们。对于在追逐梦想过程中不断失败的中年人来讲,梦想似乎只能排在现实生活之后,可在“骑士乐队”成员们的心里,梦想和生活并不冲突,正如他们一路唱上央视那首《无名之辈》一样,他们的生活平凡且鲜活。起初导演只想拍摄已在网络上靠唱歌红了的李瑞丰,可经过调查发现,网络已将其背后故事全盘呈现,可挖掘内容空间并不大,于是导演组便决定去上海与李瑞丰接触看看,能否有新角度内容产出,跟了拍几天后发现,原来李瑞峰背后还有两位与他一同寻梦的好兄弟,他们都是年轻时有着音乐梦,到了中年不仅梦碎了,还得面临生活的一地鸡毛。“可他们并没有放弃梦想,只是梦想转移了。这则故事很热血,我觉得也能够推动更多的职场人或者是年轻人去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生活、梦想。”
勇于追梦的人都值得敬佩,或许只有经历过跌宕起伏的人,才更懂梦想的真谛,也才能将平凡的日子过成诗。54岁的外卖员王计兵从小便喜欢写诗,在赶时间的间隙里写下4000首诗,并在今年年初出版成名为《赶时间的人》的诗集,还被豆瓣打出8.7的高分,被读者誉为“真正劳动者的诗歌”。张烨镝形容王计兵身上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从远方到生活的结合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震撼,送外卖的路途中,他淋过雨,也为别人撑过伞,可依旧在疲惫忙碌的生活中坚守着心中爱好,在纷繁嘈杂的环境享受着诗意生活,这种生机勃勃的生活态度,很让人敬佩。”生活之重,从不重于生命,只要心中有光,满地都是六便士。
6年带出近万名徒弟
在“传承”中感受人间真情
除了梦想生活外,外卖领域的“传帮带”也让人感受到了社会职场许多暖心时刻。前不久,微博名为“46岁外卖员6年带出近万名徒弟”话题登上了热搜榜,并在短时间内突破600万浏览量,《子夜外卖》的热播将广州员村山顶一名名叫陈志文的外卖员送上热搜。员村山顶因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街巷布局,被称为“外卖禁区”。陈志文和他的外卖骑士团坚持数年,用脑力、脚力走通了这座迷宫。
起初从事外卖员这份职业,是因为生意失败,消沉的他在家人的鼓励下加入了外卖员的队伍,6年以来,陈志文不仅带出了8个外卖团约200名外卖员,还通过良好的口碑收获了一众商家、顾客的喜爱。每当遇到极端天气,陈志文都会在骑士团200人大群发出安全提示,询问是否有队员遇到困难需要帮助。也会经常组织围炉会,互聊家常,鼓励打气。如今,相比于赚钱,陈志文如今更关心队员的安全和送餐顺利。除了传承的力量,张烨镝表示陈志文与他的骑士团成员们也为大众呈现出社会职场暖心的一面,“一部分人进入外卖行业,是把外卖员职业作为短期的过渡平台,而在低谷时期进入外卖行业的陈志文,因为这个区域需要他,一干就是6年。‘被需要’是很抽象的三个字,有能力、也愿意承担这份‘被需要’,也是我们选择陈志文进行拍摄的原因。”
有人因追梦而坚持,有人因“被需要”而留下,还有一小部分人,他们的愿望仅仅只是能过上正常生活。张烨镝表示《子夜外卖》纪录片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其实是那位患有孤独症的孩子黄志能。为了帮助他锻炼社交能力,从六年前开始黄爸爸就一直坚持周末带志能送外卖,没想到在不断地送单过程中,志能将深圳地铁交通路线图储存在了脑海里,成为一名优秀的外卖员,“我们想通过这样的事情,去让大众知道他们特殊,但是不特别。当我们生活在具备包容性和多种可能性的环境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新的就业方式为自己生活带来便利和改变。”张烨镝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够被温柔地接引,在广阔的地面上着陆,享受愉快的人生。
首次尝试户外纪实节目
希望观众能获得温暖与能量
一半烟火谋生,一半追寻梦想。《子夜外卖》看似以外卖小哥为视角,实则映射的是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在第三期节目播出之后,#54岁外卖员用4000首诗爱着这个世界#、#赶时间的人也有诗和远方#等多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和同城热搜,节目也收获了CSM64城1.44%,35城1.62%的收视成绩。
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子夜外卖》整个创作团队的努力。作为《超凡魔术师》等王牌综艺节目的制片人,《子夜外卖》是张烨镝首次尝试做纯户外社会文化纪实观察节目。新的创作角度无疑会带来新的创作挑战。天气不可控,拍摄时间和拍摄效果不可控,外卖小哥接单的不可控等等,即便处处充满着未知,这档节目还是凭借着温暖与治愈的属性,收获了观众的喜爱,“虽然是第一次做纪实类节目,我们也一直在通过不断总结,了解自己、了解节目。《子夜外卖》没有回避外卖骑手的辛苦,而是通过即时的跟拍、平实的剪辑,呈现出勤奋、踏实、可爱的人物群像。希望观众看完之后,能从他们身上收获一些温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制作了如此多精品节目,在项目的选择上,张烨镝也有着一套标准,“我喜欢有挑战性的事物,我做节目有两个标准,首先,节目概念和主题要有吸引力,其次,在价值观和表现形式上必须要有创新性,要能够让我觉得是有趣的,并且是愿意挑战的。”正因张烨镝对节目有着高标准的要求,也才能让其制作的节目都能收获好口碑。
《子夜外卖》用最朴实无华的镜头,记录了城市“夜行侠”们真实生活。节目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人世间那些不动声色的温柔力量,人与人之间正能量的连接,也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 THE END —
作者 | 白茶
主编 | 彭侃
排版 | 石琼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