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6日,北京市初三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当天进行的化学和历史考试,让考生体会到“跨学科”的魅力:从了解我国科学家在化学史上的贡献,到发现社稷坛五色土中的化学元素,再到“探寻”圆明园等北京的遗址公园……两份试卷充分挖掘北京资源,关注时代热点,创设开放情境引导考生探究。
化学试卷试题素材包罗万象,化学史、科技前沿、传统文化、社会生活等纷纷入题。例如,选择题中“我国科学家在化学、化工领域的重大贡献”主题,以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元素汉语名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创新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方法等为素材,考查对元素名称和符号的辨识、元素周期表中信息的获取等能力,让考生感受科学家心怀祖国、潜心研究、勇攀高峰的精神,树立学习化学的志向。“利用氨-氢绿色能源技术实现氢能的存储、释放与应用”“纳米铝冰固体火箭推进剂”等科技创新成果也成为试题素材,考查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等相关内容,让考生体会到化学是能源科学、航空航天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考试院专家表示,化学试题设问突出对考生课内所学和课堂表现的考查,引导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考生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首都北京的人文历史优势也有机融入化学试题中,一道题以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中铺设的五色土为素材,围绕白土、青土的成分考查了依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等基础知识,让考生感受人文历史中蕴含的化学知识。
而在最后一科历史的考试中,一道以“探寻北京城市遗址公园”主题实践活动为情境的大题,让考生印象深刻。基教研专家表示,历史试卷在立足学科特点的同时又尝试跨学科拓展,倡导考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比如该题的第一问引导考生挖掘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金中都公园的历史文化信息,在特定的时空联系中认识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价值;第二问又带领考生追溯圆明园的古今变迁,引发对其历史价值的思考;第三问展现了北京路县故城西汉遗址的考古成果和建立遗址公园的经过,让考生谈谈对调整城市规划建立遗址公园的看法。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杨红丽解读,试题引发考生对古迹保护与北京城市发展相协调的思考,引导考生关心家乡巨大变化的同时,加深对首都历史文化的理解、认同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