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进入“炙烤”模式,与天气同样火爆的还有暑期的儿科。“小病号”扎堆就诊都看些什么病?记者走访发现,感染科、呼吸科科患儿和往年相比明显增多。而为了让就医“提速”,医院也在优化流程上“下功夫”。
【资料图】
手足口病今夏高发
大部分患儿可自行恢复
3岁的诺诺就诊时已经高烧三天,因为在嘴巴里看见有一些疱疹样红点点,在其他医院就诊后被认为是疱疹性咽峡炎。然而高烧几天不退把爸爸妈妈急坏了,再次来到儿童医院就诊时,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田野发现诺诺的全身,特别是四肢、屁股、膝盖这些地方都有一些新的红疹发出来,确诊为手足口病。
田野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光手足口病专病门诊日均接诊量就在120-150人,如果算上晚夜间门诊来就诊的患儿,总数更多。“疫情期间,我们戴着口罩相互隔离得非常完善,那么生病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在疫情防控政策改变以后,我们人体身体中一些疾病的保护性抗体的水平会有所下降。加上今年的气候温暖湿润,春天各种传染病病毒都会比较活跃,因此对人体带来的影响会比较大一些。”
大部分患儿都属于普通型手足口病,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和皮疹。田野表示,一般经历3-5天的病程后,大部分患儿可以自行恢复。如果孩子连续2-3天高烧不退,建议及时就医。
“床位紧张!”
呼吸道疾病持续高位
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增加不仅在感染科受到关注,在南京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峰看来,今年暑期支原体肺炎患儿也迎来一波高峰。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病房,呼吸科病房支原体肺炎患儿占到了一大半。
支原体肺炎与手足口病一样,高烧为主要“信号”,但其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一开始是干咳,慢慢可能发展为频繁的阵发性咳嗽,并且夜间比较明显,多见于学龄期和学龄前期的孩子。
同样在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儿科病房,几乎每天都要收入十几位支原体肺炎患儿。“现在支原体肺炎很多,重症肺炎也相应增多,儿科床位很紧张。”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朱亮华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从暑假开始前就已经有所显现,首先可能支原体感染小流行,另一个因素疫情三年,大家出门戴口罩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确实避免了大量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些病原体对小孩呼吸道的刺激,免疫功能得不到足够的“锤炼”,容易“中招”。
刘峰也提醒,作为一种呼吸道疾病,避免中招支原体肺炎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避免和生病的孩子密切接触,有时候慢性咳嗽的孩子就可能是传染源。“如果孩子发烧咳嗽三天以上没有好转,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同时,家长要从根源上着手,加强营养、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孩子的体质。”
热性惊厥患儿增多
急诊儿科弹性排班
发热、咳嗽、呕吐、腹泻、惊厥……在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夜间急诊的“小病号”数量也是居高不下。为了让更多的患儿得到及时的救治,急诊儿科采取了弹性排班的制度,最多时有四名医生同时在班,而朱亮华也经常被抽调去帮忙。
孩子生病,在家长心中都是大事,晚上家长下班到家,所以一般一个孩子来就诊,都会有2到4个家长陪着。“孩子不会表达,家长因为焦虑又会‘你一句他一句’地着急表达,在那些‘只言片语’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是所有儿科医生需要掌握的‘绝活’。”朱亮华说。
朱亮华介绍,因为夏季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大,忽冷忽热,孩童的自我调节功能、抵抗力还远不如成年人,所以,急诊儿科经常会接诊到高热惊厥的孩子。“前不久就遇到了一个病例,2岁的孩子突发惊厥,因为家长一时手足无措,只想着让孩子不要抽搐,就一心按住孩子的胳膊,结果因为用力过猛,孩子的胳膊骨折了。
“其实,在家中发现孩子突发惊厥,家长的正确做法是首先保持孩子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同时清理孩子口腔异物,防止其误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朱亮华解释,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抽搐过程持续一两分钟,一次病程中可单次发作也可反复发作,家长在根据上述步骤简单处理的同时,拨打120或自行送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掐人中、往口中塞硬物等方式切勿盲目使用。”
利用暑期做生长发育检查
内分泌科也爆满
在内分泌科,记者更是注意到了络绎不绝的患儿。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顾威告诉记者,抓住暑期想来看看生长发育相关问题是眼下内分泌科火爆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有些身高偏矮的小朋友如今正好趁着暑假来做检查。“第一个是矮小的多,第二个是性早熟的比较多,还有肥胖、男性性腺发育不良,一些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等。”
“本来内分泌科季节性就比较强,一般到寒暑假病人就会多一点,暑假相对来说更集中。”顾威介绍,为了应对源源不断的求医需求,今年该科将内分泌门诊进行了整合、集中。节省了人力,更提高了效率。
“原来我们是3-4位医生一天大概看诊200多人。现在广州路院区安排了5位医生,26日一天内分泌专科就看了360多人,加河西院区的话肯定要超400人了。”顾威直言,内分泌科病房也是“爆满”状态,原有的31张床已经加到了近60张。
如今已是7月下旬暑期过半,顾威提醒,有内分泌相关问题的孩子如果再不来医院就诊,很可能影响到后期的检查。“在长期治疗中的慢性疾病,可以抓住暑期来复查,也主要是看看生长发育有没有影响。”她举例,像一些糖尿病患儿就需要定期对相关并发症做检查。同时有的人平时血糖不好,暑期就适合来调整血糖。
专家告诉记者,近些年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对孩子有着“生长焦虑”的家长不在少数,总觉得孩子长得“不够好”想来看看。她提醒,矮小的原因有多种,所以还是要到正规医院相应专科就诊,进行正规系统的检查才能明确病因。同时,虽然遗传决定了是不是“大高个儿”的“潜力股”,但生活环境因素却决定了“潜力股”的发挥水平。因此,孩子的营养状况、睡眠、运动情况都应科学合理。顾威建议,孩子每天应保证8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运动虽有利于小朋友生长发育,但要避免过早剧烈运动,过多体力消耗会影响骨骼和肌肉的营养供给,从而影响长高。
优化流程
日间病房为暑期激增的外科手术“提速”
南京市儿童医院医务处处长葛许华介绍,今年暑期该院日均门诊量在11000人-12000人左右,这个数量较非暑期的9000人显然有着不小的上升。然而除了门诊,外科手术室手术量的激增也透露着暑假儿科的火爆。
一台接着一台的外科手术在暑期的儿童医院已是常态。腹股沟疝气、鞘膜积液、扁桃体切除、腺样体手术……儿童医院大外科主任、日间病房主任陆如纲接受记者采访时才匆匆下台,谈及暑期手术室里的“常客”,他细数了不少。“这些疾病平时上学的时候对孩子困扰相对比较小,并不需要紧急的干预,也不太影响生活质量和学习,所以就出现了暑假期间的‘扎堆’。”
和炎炎夏日一样“火爆”的暑期儿科,如何让患儿和家长不要等得心烦气躁?陆如纲介绍,南京儿童医院日间手术通过健全日间医疗服务制度,加强诊后管理与随访,方便出院患儿获得院外康复和延续性治疗机会,大大提高了效率。这样的方式对于基础病较少、复杂手术不多的儿外科手术而言,很适合。
“我们以前以为手术要快一个礼拜呢,没想到现在等于就一个整天,真是快!”陆女士陪着刚做完手术的儿子当当走出日间病房时很是感慨。当当这次来儿童医院做的是扁桃体切除手术,时常发炎肿大的扁桃体不仅让当当难受也让父母揪心。从入住到出院不到24小时,让陆女士不用请假太多天,省心不少。
“我们优化诊疗流程,增强患儿家长的就医获得感,提供多种途径预约,开设麻醉新型门诊,提供丰富的诊疗服务,比如说把原本住院后进行的术前检查项目,在入院前一周门诊完善。”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些在门诊产生的检查费用最后在出院时能够总体计算到住院费用里面,免去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流程变革后,在暑期出现“集中效应”的三甲儿科医院,让病房床位得以释放。“过去我们1张床位3~5天只能流转1个病人,现在通过流程变更后24小时单张床位最多可以流转2~3个病人。”
同时,陆如纲指出,为了应对暑期外科手术的高峰,我们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的作用,推动科室服务上网入“云”,把需要花更多时间的医患交流转移到网络上,提高日间手术入院后高效沟通,通过微创手术技术如腹腔镜技术的应用,缩短住院时间;通过麻醉手术科的精准麻醉技术、舒适化医疗技术等为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许倩倩
图源 视觉中国
校对 陶善工